|   
 第十七章 默纳协半支派河西的地界 1.  默纳协是若瑟的长子,他的支派抽签分得了一份土地。默纳协的长子,基肋阿得的父亲玛基尔,因为是个战士,分得了基肋阿得和巴商。  2.  默纳协的其余子孙,按照家族也各得了一份:有阿彼厄责尔的子孙,赫肋克的子孙,阿斯黎耳的子孙,舍根的子孙,赫斐尔的子孙,舍米达的子孙:这些人按照家族,都是若瑟之子默纳协后代的男丁。  3.  但是默纳协的玄孙,玛基尔的曾孙,基肋阿得的鲧子,赫斐尔的儿子,责罗斐哈得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他的女儿名叫玛赫拉、诺阿、曷革拉、米耳加和提尔匝。  4.  她们来到司祭厄肋阿匝尔和农的儿子若苏厄、并首领们面前说:「上主曾吩咐过梅瑟,在我们弟兄们中,也分给我们一份产业。」若苏厄遂照上主所吩咐的,使她们在伯叔中间,也分得了一份产业。  5.  这样,除约但河东的基肋阿得和巴商二地外,尚有十分归属于默纳协,  6.  因为默纳协的孙女,在默纳协的孙子中也获得产业;不过基肋阿得地属于默纳协其余的子孙。  7.  默纳协的地界,是从阿协尔起,到舍根对面的米革默塔特,再折向南,直达雅史布和恩塔普亚。  8.  塔普亚地归默纳协,但默纳协边界上的特普亚城,却属厄弗辣因子孙。  9.  边界由此向下伸至卡纳谷;谷南的城市属厄弗辣因,是厄弗辣因在默纳协城市所有的城市。默纳协的境界是由谷北,直到大海。  10. 南面属厄弗辣因,北面属默纳协,以海为界;北接阿协尔,东邻依撒加尔。  11. 默纳协在依撒加尔和阿协尔境内,有贝特商和所属村镇;依贝肋罕和所属村镇,多尔居民和所属村镇,还有恩多尔居民和所属村镇,塔纳客居民和所属村镇,默基多居民和所属村镇,共三区。  12. 但是默纳协子孙未能将这些城中的土人赶走,因此客纳罕人仍然居住在这地区内。  13.              当以色列子民强盛以后,迫使客纳罕人做苦工,却没有将他们完全赶走。  若瑟子孙的怨言  14. 若瑟的子孙对若苏厄说:「上主这样祝福我们,我们又是人数最多的一族,你为什么只叫我们抽一签,分一份土地作产业呢﹖」  15. 若苏厄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人数众多,厄弗辣因山地为你们太狭小,可上培黎齐人和勒法因人的地方去,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16. 若瑟的子孙回答说:「这山区为我们仍不够,何况住在盆地,即住在贝特商和所属村镇,以及住在依次勒耳盆地的一切客纳罕人,都拥有铁车。」  17. 若苏厄对若瑟家,即对厄弗辣因和默纳协人说:「你们人数众多,势力强大,不能只抽一签,  18. 因此,山地也应归于你们;那里虽是森林,尽可砍伐,开辟的土地自然归于你们。客纳罕人虽然拥有铁车,势力强大,但你们必能将他们赶走。」  第十八章 测地绘图  1.  这地方既然已被征服,以色列子民的全会众就都聚集到史罗,在那里竖起了会慕。  2.  以色列子民中,还有七个支派没有分到产业。  3.  若苏厄对以色列子民说:「你们迟迟不去,承受上主你们祖先的天主赐与你们的土地,要到什么时候呢﹖  4.  你们应由每支派推选三人,我好派他们去走遍全境,按照各支派应得的产业,画成图样,然后回来见我。  5.  他们应将那地分成七份,犹大保有自己在南方的土地,若瑟家族保有自己在北方的土地。  6.  你们应将这地划成七份,把图样带来见我,使我好在这里,于上主我们的天主面前,为你们抽签。  7.  肋未人在你们中间不应有产业,因为上主司祭的品位,就是他们的产业。至于加得、勒乌本和默纳协半个支派,在约但河东岸已分得了产业,那是上主的仆人梅瑟分给他们的。」  8.  这些人准备出发时,若苏厄吩咐这些去绘图的人说:「你们去走遍这地,画成图样,然后回来见我,我要在史罗于上主面前为你们抽签。」  9.  这些人就去走遍全境,将所有城市分成七分,写在书册上,回到史罗营中呈给若苏厄。  10.              若苏厄便在史罗于上主面前,为他们抽签,在那里按照他们的分法,将地画分给了以色列子民。  本雅明支派的边界  11. 本雅明支派按他们的家族,抽签分得的产业,是在犹大子孙和若瑟子孙中间。  12. 北面的边界起自约但河,沿耶里哥北面的山坡往上,至西面山地,直达贝特阿文旷野;  13. 再由此经路次,沿路即贝特耳南山坡下,下至阿塔洛特-加龙省阿达尔,与在下贝特曷龙南部的山相接,  14. 西面的边界由此转弯,折向南方,由贝特曷龙对面的山向南折,直到犹大人的克黎雅特巴尔,即克黎雅特耶阿陵城:这是西界。  15. 南界是从克黎雅特耶阿陵的边界起,向加斤伸展,直到乃费托亚水泉;  16. 由此往下直到位于勒法因平原北部,本希农山谷对面的山角;然后往下,经希农山谷,下至耶步斯人山腰南部,直到洛革耳泉;  17. 由此转北,出舍默士水泉,直至阿杜明山坡对面的革里罗特,再下至勒乌本人波罕的盘石;  18. 由此经贝特阿辣巴对面山腰的北部,直下到阿辣巴,  19. 再经贝特曷革拉山脊向北,止于盐海北端,约但河南口:这是南界。  20.              东边以约但河为界:以上是本雅明子孙,按照家族,分得土地的四面边界。  本雅明支派的城市  21. 本雅明支派子孙按照家族,分得的城市:有耶里哥、贝特曷革拉、厄默客刻漆兹、  22. 贝特阿辣巴、责玛辣因、贝特耳、  23. 阿威、帕辣、敖斐辣、  24. 革法尔阿摩尼、敖弗尼和革巴:共计十二座城和所属村镇。  25. 基贝红、辣玛、贝洛特-加龙省、  26. 米兹培、革非辣摩匝勒耿、  27. 依尔培耳、塔辣拉、  28. 责拉、厄肋夫、耶步斯即耶路撒冷、基贝亚和克黎雅特耶阿陵:共计十四座城和所属村镇:以上是本雅明子孙,按照家族分得的产业。  第十九章 西默盎支派的城市  1.  西默盎,西默盎支派子孙,按照家族得了第二签,他们的土地是在犹大子孙的产业内。  2.  他们分得的产业:是贝尔舍巴、舍玛、摩拉达、  3.  哈匝尔叔阿耳、巴拉、厄会、  4.  厄尔托拉得、贝突耳、曷尔玛、  5.  漆刻拉格、贝特玛尔加波特、哈匝尔稣撒、  6.  贝特肋巴敖特和沙鲁恒:共计十三座城和所属村镇;  7.  阿殷、黎孟、厄特尔和阿商:共计四座城和所属村镇;  8.  尚有这些城市四周所有的村镇,直到巴阿拉特贝尔即乃革布的辣玛:以上是西默盎支派子孙,按照家族分得的产业。  9. 西默盎子孙的产业,取自犹大子孙的土地,是因为犹大子孙分得的地区,过于广大,因此西默盎子孙在他们的境内,分得了产业。  则步隆支派  10. 则步隆子孙,按照家族,得了第三签,他们领域的界限直达沙杜得。  11. 由此西上,直达玛尔阿拉,路经达巴舍特和约刻乃罕前面的小河,  12. 再由沙杜得向东转向日出之地,直到基思罗特大博尔,经多贝辣特,直上至雅非亚;  13. 由此折东,经加特赫费尔,至依塔卡亲,出黎孟直到乃阿;  14.              再由此北上,转向哈纳通,直达依费塔赫耳山谷。  则步隆支派的城市  15. 境内有....卡塔特、纳哈拉耳、史默龙、依德阿拉和贝特肋恒:共计十二座城和所属村镇。  16.              这些城和村镇是则步隆子孙按照家族,分得的产业。  依撒加尔支派的城市  17. 依撒加尔,即依撒加尔子孙,按照家族,得了第四签。  18. 他们的领域是:依次勒耳、革稣罗特、叔能、  19. 哈法辣殷、史雍、阿纳哈辣特、  20. 多贝辣特、克史雍、厄贝兹、  21. 勒默特、恩加宁、恩哈达、贝特帕责兹。  22. 边界上还有大博尔、沙哈漆玛、贝特舍默士、直达约但河:共计十六座城和所属村镇。  23.              这些城和所属村镇,是依撒加尔支派子孙,按照家族分得的产业。  阿协尔支派的边界和城市  24. 阿协尔支派子孙,按照家族,得了第五签。  25. 他们得的领域是:赫尔卡特、哈里、贝腾、阿革沙弗、  26. 阿拉默肋客、阿玛得、米沙尔;西至加尔默耳和里贝纳特河,  27. 然后转向东方,直达贝特达贡与则布隆和北方的依费塔赫耳山谷相接;再经贝特厄默克和乃耶耳,至加步耳北部;  28. 再经阿贝冬、勒曷布、哈孟、卡纳、直达漆冬大城,  29. 由此转向辣玛直至左尔坚城,再转向辣玛,直达于海。此外尚有玛哈肋布、阿革齐布、  30. 阿苛、阿费克和勒曷布:共计二十二座城和所属村镇。  31.              这些城和村镇,是阿协尔子孙,按照家族分得的产业。  纳斐塔里支派所得之地  32. 纳斐塔里,即纳斐塔里支派子孙,按照家族,得了第六签。  33. 他们的边界,是起自赫肋弗和匝纳宁橡树,经阿达米乃刻布和雅贝乃耳,直到拉孔,迄于约但河。  34. 西方边界,由阿次诺特大博尔,直达胡科克,南接则步隆,西接阿协尔。东方以约但河为界。  35. 设防的城市有漆丁、责尔、哈玛特、辣卡特、基乃勒特、  36. 阿达玛、辣玛、哈祚尔、  37. 卡德士、厄德勒、恩哈祚尔、  38. 依郎、米革达肋耳、曷楞、贝特阿纳特和贝特舍默士:共计十九座城和所属村镇。  39.              这些城和村镇,是纳斐塔里支派子孙,按照家族分得的产业。  丹支派分得的地业  40. 丹支派子孙,按照家族,得了第七签。  41. 他们分得的领域是:祚辣、厄市陶耳、依尔舍默士、  42. 沙阿拉宾、阿雅隆、依特拉、  43. 厄隆、提默纳、厄刻龙、  44. 厄耳特刻、基贝通、巴拉特、  45. 耶胡得、贝乃贝辣克、加特黎孟、  46. 默雅尔孔、辣孔和约培对面的地区。  47. 但是这地区为丹的子孙过于窄狭,因而丹的子孙上去攻占了肋笙,屠杀了城中的人民,据为己有,住在那里,以他们的祖先丹的名字,称肋笙为丹。  48.              这些城和村镇,是丹支派子孙按照家族分得的产业。  若苏厄分得的产业  49. 以色列子民,依照界限分完了产业以后,又在他们中间,分给了农的儿子若苏厄一分产业。  50.              他们照上主的吩咐,将若苏厄要求的城市,即厄弗辣因山地的提默纳特色辣黑给了他;若苏厄便重建了那城,住在那里。  结论  51. 以上是司祭厄肋阿匝尔和农的儿子若苏厄,以及以色列子民各支派的族长,在史罗会幕门口,于上主面前,抽签划分土地的记述;分地的事,就这样完成了。  第二十章 避难城  1.  上主训示若苏厄说:「  2.  你应告诉以色列子民说:他们应照我藉梅瑟向你们所提及的,指定一些避难城,  3.  好使无心误杀人的,能逃到那里去。这些城市作为你们逃避血仇者的地方  4.  那误杀人的,只要逃往这些城中的一座,立于城门口,将自己的事,报告给这城的长老听;长老就该将他接入城中,给他地方,让他住在他们中间。  5.  如果报血仇者追来了,长老不可将他交于报血仇者手中,因为他杀人原是出于无心,素无仇恨。  6.  杀人者应住在这城内,直到他在会众前出庭受审,直到现任的大司祭去世之后,方可回到本城本家,即由之逃出城市。」  7.  以色列人于是在纳斐塔里山区,指定了加里肋亚的刻德士;在厄弗辣因山区指定了舍根;在犹大山区指定了克黎雅特阿尔耳巴,即赫贝龙;  8.  在约但河东岸,耶里哥东面,在旷野高原里,勒乌本支派内指定了贝责尔;在加得支派内,指定了基肋阿得的辣摩特;在默纳协支派内,指定了巴商的哥蓝。  9.  以上是为所有的以色列人和寄他们中间的外方人指定的城市,使凡误杀人的,能逃往那里去,在他未出庭受会众审判以前,不致死在报血仇者的手里。  第二十一章 肋未城  1.  肋未人各家长来见司祭厄肋阿匝尔和农的儿子若苏厄,以及以色列子民的族长,  2.  在客纳罕地的史罗对他们说:「上主曾藉梅瑟吩咐过,要给我们一些城市居住,一些郊区为牧放我们的牲畜。」  3.  以色列子民于是按照上主的吩咐,由自己的产业中,将以下的城市和郊区分给了肋未。肋未人,属大司祭亚郎的子孙,  4.  刻哈特家族由犹大支派、西默盎支派和本雅民支派的地区中抽得十五座城。  5.  刻哈特其它子孙,按家族由厄弗辣因支派,丹支派和默纳协半支派,抽得了十座城。  6.  革尔雄的子孙,按照家族,由依撒加尔支派、阿协尔支派、纳斐塔里支派和由巴商的默纳协半支派,抽得了十三座城。  7.  默辣黎的子孙,按照家族,由勒乌本支派、加得支派和则步隆支派,抽得了十二座城。  8. 以色列子孙按照上主藉梅瑟所吩咐的,将这些城和城郊,以抽签方式分给了肋未人。  刻哈特家族所得的城邑  9.  由犹大支派和西默盎支派,分给了他们下列各城:  10. 肋未人,亚郎的子孙,刻哈特家族应抽第一签。  11. 他们分得了犹大山区克黎雅特阿尔巴和四周城郊──阿尔巴原是阿纳克的祖先,克黎雅特阿尔巴,即是赫贝龙──  12. 但已割给耶孚乃的儿子加肋布作产业的田地和村庄却不在内。  13. 司祭亚郎的子孙分得了给误杀人者作避难城的赫贝龙和城郊,里贝纳和城郊,  14. 此外,尚有雅提尔和城郊,厄市特摩和城郊,  15. 曷隆和城郊,德彼尔和城郊,  16. 阿商和城郊犹他和城郊,贝特舍默士和城郊,由这两支派共分得了九座城。  17. 由本雅明支派,尚分得了基贝红和城郊,革巴和城郊,  18. 阿纳托特和城郊,阿尔孟和城郊:共计四座城。  19. 亚郎的子孙司祭们共分得了十三座城和所属城郊。  20. 肋未人刻哈特家族,即刻哈特其余的子孙,由厄弗辣因支派抽得了一些城市。  21. 他们分得了厄弗辣因山区,给误杀人者作避难城的舍根和城郊,革则尔和城郊,  22. 克贝匝殷和城郊,贝特曷隆和城郊:共计四座城;  23. 由丹支派分得了厄耳特刻和城郊,基贝通和城郊,  24. 阿雅隆和城郊,加特黎孟和城郊:共计四座城;  25. 由默纳协半支派分得了塔纳客和城郊,依贝尔罕和城郊,共计两座城。  26.              刻哈特家族其余的子孙,共分得了十座城和所属城郊。  革尔雄家族所得的城邑  27. 肋未家族的革尔雄子孙由默纳协半支派,分得了在巴商给误杀人者作避难城的哥蓝和城郊,阿市塔洛城和城郊:共计两座城;  28. 由依撒加尔支派,分得了克史雍和城郊,多贝辣特和城郊,  29. 雅尔慕特和城郊,恩加宁和城郊,共计四座城;  30. 由阿协尔支派分得了米沙尔和城郊,阿贝冬和城郊,  31. 赫尔卡特和城郊,勒曷布和城郊:共计四座城;  32. 由纳斐塔里支派,分得了在加里肋亚给误杀人者作避难城的刻德士和城郊,哈摩特多尔和城郊,卡尔堂和城郊:共计三座城。  33.              革尔雄人按照家族,共分得了十三座城和所属城郊。  默辣黎家族所得的城邑  34. 其余的肋未人,即默辣黎子孙的家族,由则步隆支派分得了约刻乃罕和城郊,卡尔达和城郊,  35. 黎孟和城郊,纳哈拉耳和城郊:共计四座城;  36. 在约但河东,由勒乌本支派分得了位于旷野高原内,给误杀人者作避难城的贝责尔和城郊,雅哈兹和城郊,  37. 刻德摩特和城郊,默法阿特和城郊:共计四座城;  38. 由加得支派,分得了在基肋阿得给误杀人者作避难城的辣摩特和城郊,哈玛纳殷和城郊,  39. 赫市朋和城郊,雅则尔和城郊:共计四座城。  40. 其余的肋未人家族,即默辣黎的子孙,按照家族,共抽得了十二座城。  41. 肋未人由以色列子民的产业中,共分得了四十八座城和所属城郊。  42.              这些城包括全城和城四郊;每座城都是这样。  诺言的实现  43. 上主这样将誓许给他们祖先的整个地区,赐给了以色列人;他们占领之后,便住在那里。  44. 上主又使他们四境安宁,全如衪向他们的祖先所誓许的;他们的一切仇敌,没有能对抗他们的,因为上主将他们所有的仇敌,都交在他们手中了。  45. 上主向以色列家应许赐福的话,没有一句落空,全部应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