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带着门徒们,沿着当年圣家逃往埃及时走过的路前行,最后来到离勒吉欧不远的小村庄。这里住着一群被人轻贱、如同奴隶的百姓,当年圣家也曾在此歇脚。
主在这里买了些饼,当祂分饼时,饼就在祂手中奇妙地增多了。但这个奇迹没有引起轰动,因为主只是匆匆路过,行这奇迹时也是不动声色的。
主继续前行时,拉匝禄、若望·马尔谷和敖贝得专程前来迎接。他们陪同耶稣前往提尔匝附近的拉匝禄庄园,约五小时路程。众人趁着夜色悄悄抵达,发现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这座庄园坐落在靠近撒玛利亚的山上,离雅各伯的田地不远。管家是位年迈的犹太老人,总是赤脚束腰——早在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瑟前往白冷时,他就已在此担任管家之职。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就在这座庄园里,玛尔大和玛达肋纳曾在主传教的最后一年,当祂在撒玛利亚教导众人时,热情款待了祂,并恳求祂去看望患病的弟弟拉匝禄。)
在拉匝禄的庄园附近,就是那座名叫提尔匝的小城。这城坐落在一片美丽的土地上,离撒玛利亚大约七小时路程。提尔匝因着朝阳的照耀,盛产谷物、美酒和各种果树。这里的居民大多务农,常把收成运到远方贩卖。
这座城曾经宏伟壮丽,是国王们的居所。可惜王宫后来毁于大火,城池也在战乱中荒废。记得有位叫敖默黎的国王,在撒玛利亚城建好前,就住在这片如今属于拉匝禄的领地上。
在耶稣时代,提尔匝的居民都很虔诚,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城里过着隐居般的生活。直到今日,我想那里应该还留着些古城遗迹。他们与撒玛利亚人来往时总是格外谨慎。
主耶稣在提尔匝的会堂里教导众人,但那时并没有行治愈的神迹。(这让我明白,有时候天主的安排自有深意。)
[注:愿读者能从中体会天主的奇妙安排。]
安息日那天,正逢则鲁巴贝耳圣殿重修节。这个节日虽不如玛加伯时代的重修节隆重,但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甚至田野间的牧羊人都在庆祝。会堂内外更是灯火通明。
主耶稣整天都在会堂与众门徒一起度过。祂在拉匝禄家用餐,却吃得很少。(我注意到)大部分食物都分给了提尔匝的穷人们——这里的贫苦人实在不少。主在停留期间,这样的施舍从未间断。
(这座城啊)至今仍能从残存的古城墙和塔楼中,依稀看出昔日的辉煌。拉匝禄的庄园如今离城约一刻钟路程,想必当年也在城墙之内。因为园中处处可见断壁残垣,都是古城的遗迹。这产业是拉匝禄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
(说起拉匝禄)无论在哪里,他都因财富、虔诚,特别是过人的智慧而备受尊敬。他的举止与众不同,格外庄重,言语不多却温和有力。(每次见到他)我总想起经上说的"智者寡言"。
[注:愿这些见证如灯火照亮信德之路。]
节庆结束后,主耶稣便带着拉匝禄和门徒们离开提尔匝,往犹太地方去。他们走的路线,与当年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瑟前往白冷时大致相同——虽不是完全一样的路,却经过同一片山区,就在撒玛利亚附近。
那是个美好而宁静的夜晚。他们攀登高山时,清甜的露水滋润着整片大地。月光下,约十八位同伴簇拥着主耶稣,两两成行地走着:有的在前引路,有的在后跟随,还有的与主并肩而行。每当山路宽阔些,主就会停下来教导他们,或是带领大家祈祷。大半夜的光景就这样在行路与祈祷中度过。
天将破晓时,他们稍作休息,用了些简单的食物。之后他们特意避开城镇,继续翻越一座寒风凛冽的高山。主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定,仿佛在告诉我们:跟随祂的道路虽不总是平坦,却永远充满希望。
[注:愿这些画面如晨露般滋润每位读者的心灵。]
主耶稣带着约六位门徒行近撒玛利亚时,一位城里来的青年突然跪倒在路中央,高声说道:"人类的救主啊!您要来拯救犹太,恢复她昔日的光荣..."他误以为主将要建立地上的王国,便恳求成为门徒,盼望着将来能谋得高位。
(这青年是个孤儿)却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大笔财产,在撒玛利亚还担任着某个官职。主待他格外温和,对他说:"等我回来时再答复是否接纳你。我很欣赏你的善意和谦卑,对你所说的话也没有异议..."但我知道,主早已看透这青年对财富的执着。
(后来我明白)主故意延迟答复,是要给他一个教训——直到拣选完宗徒后,才会给他明确回答。这青年后来确实又来找过主,这段故事在福音中也有记载。
[注:主对待每个人的方式都充满智慧,既不失仁慈,又给予成长的空间。]
安息日即将开始前,他们来到了距离伯达尼约四五小时路程的牧羊人客栈。这座客栈坐落于两片荒野之间,当年圣母玛利亚和圣妇们在耶稣受洗前去伯达尼时,也曾在此过夜。
四周的牧羊人纷纷带着礼物和生活必需品聚集而来。小小的客栈被布置成了祈祷所,点亮油灯后,大家都安静地留在这里。主耶稣在此教导众人,并主持了安息日的礼仪。
(走着这条崎岖的山路时)主特意在当年圣母前往白冷途中因严寒而受苦的地方停留——就是后来圣母蒙受奇迹般温暖的那个神圣地点。站在这里,我不禁想起圣母当年经历的艰辛,也更深体会主走这条路的深意。
[注:这些神圣地点如同信仰的标记,提醒我们救恩史上的每个细节都充满天主的眷顾。]
主耶稣和门徒们整天都与这些牧羊人在一起。这些纯朴的人因为主的到来而欢欣不已,主的临在让他们深受感动。说来奇妙,在这些心地单纯的人中间,连主耶稣的容颜都显得格外明亮。
安息日结束后,主就启程前往四小时路程外的伯达尼。临别时,牧羊人依依不舍地目送,直到主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
[注:正如圣经所言:"上主亲近心灵破碎的人,救助精神痛苦的人。"(参看列王纪上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