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和三位少年在安息日前赶到了刻达尔。他们没有走人来人往的大路,而是选了一条绕远的小路。因为到得较晚,不便进城,就在一家常有旅客落脚的大客店住下。院子里搭着敞棚,可供睡眠,四周有围墙环绕。管店的人为他们开了门,自己便回城去了。第二天清早,他又过来,收了点照应的小钱。别的旅客纷纷上路,这位管家却邀请耶稣和同伴去他在城里的家中做客。
刻达尔坐落在一处山谷间,背靠青山,一条河水穿城而过。这城分新旧两区,中间隔着一条从东往西流入巴勒斯坦的小河。河岸陡峭,上头稳稳架着两座石拱桥。靠近他们这一侧显得简陋,住的大多是犹太牧人,他们也兼做轻便棚屋、牧人用具和马槽器皿。河对岸的刻达尔却看起来富足些,没有犹太人,都是外邦人。此地犹太装束略有变化,有些人戴起了尖顶帽子。河这岸的城中有座会堂,一片广场围着绿草坪和白沙步道,中央涌出一股清泉——这是全城最美的地方。
耶稣和少年们随主人进了会堂,安静地守了安息日。祈祷结束后,耶稣温和地问大家,可否容祂分享几句话。淳朴的人们表示很愿意听,祂就讲了浪子的比喻。众人听得入神,满心敬佩,却不知祂是谁。祂自称是个牧人,为寻找迷失的羊羔,要领它们到好草场去。他们就把祂看作先知,当天轮流请祂到家里,祂也在各家施教。第二天,祂在喷泉边教导,男男女女坐在祂脚前,孩子们被祂轻轻搂在怀中。祂讲匝凯怎样爬上无花果树,又怎样放下一切跟随祂;讲那个在圣殿里说“天主,我感谢你,我不像这个税吏”的人;又讲另一个捶着胸说“主啊,可怜我这个罪人罢!”的人。刻达尔的居民非常喜欢耶稣,对祂毫无猜疑。他们恳求祂留到下一个安息日,好再在他们的学堂里教导。当他们问起纳匝肋的耶稣,祂就向他们讲了许多关于祂自己和祂教导的事。
离开之后,耶稣和同伴向东行,经过美丽的草场和棕榈林,往厄东去。路上,祂探访了一所孤零零的人家,家里的父母长年卧病,无药可医,几个孩子屋里屋外忙着,全家人都很良善。这里的人也问起纳匝肋的耶稣——他们听过关于祂的各种传言。耶稣就用一个关于国王和他儿子的美妙比喻作答,暗中指向他们问的那一位。祂告诉他们,祂将受迫害,也要回到祂父的国,与所有跟随祂的人同享光荣。耶稣讲话时,我仿佛看见祂的受难、升天、宝座旁天神环绕、与圣父同掌王权——意味着祂治理全世界;最后,我还看见祂给跟随的人分赏报。我也看见祂所讲的神国和整个比喻,深深印在他们心中。当祂问他们是否相信这一切、是否愿意跟随这位善王,他们都坚决表示信从和愿意。于是祂向两位老人许诺,天主要赏报他们,治好他们,让他们随祂往厄东去。忽然间,两人就痊愈了,在众人惊讶注视下真的随耶稣往厄东去了。那男子名叫本雅明,是卢德的直系后代。我想弟铎大概是这对忽然痊愈的夫妇的儿子或亲戚,他那时约十四到十六岁。后来他走遍刻达尔和这一带耶稣教导过的每个地方,只为听人讲论祂、更认识祂。马尔谷——他出生地靠近犹太——和息拉,也都认识这家人。
耶稣和三位少年辞别那户人家后,沿着棕榈树荫下的美丽田野与草场,继续向厄东前行。耶稣手中握着一根牧杖。在城门口左侧开阔的广场边,有间公共宴厅正在举办婚礼。厅内十分宽敞,尽头是厨房,四周环绕着睡房,每间摆着三张床,以雕花屏风相隔。虽是白昼,厅中仍点着一盏灯,透着暖光。
男女宾客与新郎新娘都头戴花冠,欢聚一堂。少年们吹笛弹琴,歌声清亮。这些淳朴的人一直将耶稣视为先知,早已在等候祂——因他们在刻达尔和邻近乡里听过祂的教导与比喻,便特意邀祂来赴婚宴。他们满心欢喜又恭敬地迎接耶稣,为祂和少年们洗脚,并用衣角轻轻拭干。他们接过耶稣的手杖,小心放在墙角,为祂摆好餐桌,上有小圆饼、一尺来长的蜂巢,还有一种红浆果,顶端带一圈黑叶白尖,吃前要先摘去。桌上还放着陶壶、杯盏和几个小碟,像是釉陶做的,客人用小勺从碟中取些东西加入饮品。众人都倚在靠榻上用餐,耶稣被请到新郎与新娘之间的席位,妇女们则坐在末位。耶稣祝福了食物,大家才一起享用。
用餐时,耶稣温声教导。祂提起犹太地方有位“人子”,曾在加里肋亚的加纳婚宴上变水为酒。当那对夫妇——宾客们久已知晓他们曾患病,但已得痊愈——出现时,众人大为惊讶。他们转述了主如何向他们讲述那位国王和祂的国度,说自己如今深信不疑,对将来在那国里得份的把握,就像对自身痊愈一样确实。耶稣再次为他们讲了这个比喻,也明白地说:他们与那国王的国度之间还隔着一道墙,但只要战胜自己,就能穿越。直到天明,众人才散去休息。主和少年们睡在厅后。入睡前,祂却独自退到一旁,跪下来,举手向天父祈祷。我看见光芒从祂口中流出,又有一道光,或是一位天神的形影,向祂降下——这样的事即使白天也常见,每当耶稣退到僻静处祈祷,就会如此。我从小就知道祂这习惯,一见祂这样独自祈祷,我也悄悄模仿。
在救主降孕之前,我常见圣母站着祈祷,双手交叠在胸前,眼目低垂;但自圣子降孕之后,她多半跪着,举目向天,双手向上抬起。
第二天清晨,因为聚来的人太多,耶稣便在露天施教。祂处理了许多婚姻方面的事务,因为当地人对相关律法的真义已有些模糊。有人想先后娶两位血亲,向耶稣询问是否可行。祂便向他们解释,梅瑟律法是不允许的,他们便承诺放弃这样的结合。还有人告诉耶稣,在邻近某地,有个男子正要第六次结婚,而他已逝的五位妻子,都是现任未婚妻的姐妹。耶稣说,祂会亲自去那里看望。
安息日祂回到刻达尔,整日在学堂中教导,解答了许多有关律法与婚姻的疑问和困惑,也调解了几对不和的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