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们先行出发,耶稣则带着部分门徒南行,前往距撒费特一个半小时路程的贝特阿纳特。
距城约半小时路程时,一位盲人在两名少年的搀扶下迎面而来。这两个男孩身穿黄色短衣,头戴遮阳的宽檐草帽,是肋未人的孩子。老人德高望重,久盼耶稣到来。听见孩子们喊“师傅来了!”,他立刻跌跌撞撞地冲上前,远远就呼求:“达味之子耶稣,可怜我吧!”
跪在耶稣脚前时,他哽咽道:“主啊,祢一定会让我重见光明!我内心早已确信祢会来治愈我!”耶稣应允:“照你的信德,给你成就吧。”领他到林间泉边,命他洗眼——那溃烂结痂的双眼一沾水,鳞片般的硬痂便纷纷脱落。耶稣用油膏抹他的眼睑、额头和太阳穴,光明即刻重现。
临别时,耶稣为老人和两个孩子降福,并预言他们将来必要传扬天主的圣言。
临近城门时,宗徒们与门徒们重新聚到耶稣身边。市民们看见复明的克特息丰(并非后来随拉匝禄去高卢的那位同名门徒)归来,全城欢腾。正值献殿节庆典,耶稣在肋未人管理的会堂讲道,再次阐释撒种者与善牧的比喻。
耶稣在会堂讲道时,正值献殿节尾声。祂重讲撒种与善牧的比喻,众人听得欢喜。当夜宿于学堂旁的肋未会院——这里没有法利塞人的搅扰。
我见塔泊尔山至恩多尔、史托颇里一带群峰错落,地下埋着黄金,却因未驱净外邦人,终成荒芜之地。这正应验了先知警告:"与异族通婚,必使福地荒凉。"(厄下13:26-27)
我亲眼看见吾主耶稣带着宗徒和门徒们从贝塔纳特出发,往北绕过萨法特城,来到一座叫加尔加尔的大城。这地方真美啊!有条宽阔的大路穿城而过。主带着跟随祂的人进了会堂。城里住着些法利塞人,主就严厉地责备他们,把先知玛拉基亚预言默西亚、先驱者若翰以及新而纯洁的祭献的经文,都一一讲解明白。最后祂宣告说:"这些预言的应验之时已经到了。"
从加尔加尔往东走,主又到了厄尔克色。这城在萨法特北边,是先知纳鸿的故乡。主在这里短暂讲道后,就去探望癞病人收容所。约有八个病人蒙主治愈,主吩咐他们去萨法特给司祭们查验。主还教导了当地的牧人们。我望见厄尔克色周围的田野里长着异常高大的青草,许多骆驼在里边吃草。主又去到一座有许多山洞的山上,给住在里头的异教徒讲道。那一整天都在行走、教导和治愈中度过,因为沿途各处都有人把病患抬到主跟前来。
傍晚时分,主来到了贝特安。这小城位于萨法特高地的西边,离贝塔纳特约莫一个时辰的路程。这原是贝塔纳特的分支聚落,离萨法特西侧的悬崖很近,站在高处就能俯瞰这座小镇。主和门徒们寄宿在几位亲戚家——原来圣妇依撒伯尔的妹妹有个女儿嫁在此地。这妇人育有五个子女,最小的女儿约十二岁,儿子们则已十八到二十岁了。他们和几户志同道合的人家,独自住在城墙边的一排房子里。这些房屋有的建在岩壁上,有的干脆嵌在城墙里,都是已婚厄色尼派信徒的住所,依撒伯尔的外甥女婿还是他们的首领。这家人继承了祖上留下的产业,都是极虔诚的人。
他们向主提起洗者若翰,忧心忡忡地问祂若翰能否早日获释。主的回答使他们神色凝重起来,虽然内心仍保持着平安。原来当年若翰初次从约旦河源头的旷野出来时,曾到过这里,他们是最早领受若翰洗礼的人家。他们又对主说起打算送儿子们去葛法翁学捕鱼的事。主回答说:那些渔夫——就是伯多禄他们——已开始另一种捕鱼了,他们的孩子们日后也要跟随祂。后来这几个青年果然加入了七十二门徒的行列。
主在这里讲道治病时,我听见祂说其他门徒此刻正在漆冬和提洛边境,而祂自己将要返回犹太。只见多默听说要回去,竟显出欢喜的神色,原来他盼着同法利塞人辩论。他把这心思说给其他门徒听,众人却都不以为然。主责备他过分热忱,并预言将来他的信德也要动摇。可多默当时怎么也不明白这话的意思。
当主在贝特安学堂讲授真福八端时,萨法特的法利塞人下山来邀请祂安息日去他们城里。主当着他们的面讲解撒种比喻,说到落在石头地里的种子时,他们故意装作听不懂其中的深意。他们与主争论,但主很快就驳得他们哑口无言。当他们邀请主过安息日时,主回答说:"为了迷失的羊群,我会跟你们去。但你们和撒杜塞人(萨法特住着些撒杜塞人)必要因我而跌倒。"他们竟说:"老师,这事您不必操心。"主当即指出:"我深知你们的为人,你们的不义已充满这地。"
主在众多贝特安居民的跟随下登上萨法特城。这一面的山势极为陡峭,房屋层层叠叠,常常这家的屋顶与那家的地基齐平。大路远在房屋下方,要攀登凿在岩石上的阶梯才能抵达。足足用了半个时辰,众人才登上建在高处的会堂——这处的山势忽然展开成宽阔的高原,东北面的斜坡反倒平缓些。
在城外,许多善心人用隆重的礼节迎接主。他们挥动翠绿的枝条,唱着圣咏将主团团围住。接着他们按古礼给主和门徒们洗脚,又献上茶点。在这样隆重的仪仗中,主来到会堂,那里早已聚集了大批民众。这天正值献殿节最后一日,又逢新月与安息日三庆同至,再加上闻讯前来瞻仰主和门徒的百姓,会堂里真是人山人海。
萨法特城里住着许多法利塞人、撒杜塞人、经师和普通的肋未人。这里还有一所宗教学校,专门培养青年学习犹太传统学问和神学。多默两年前曾在此求学,此刻他特意去拜访一位法利塞人身份的导师。那师长见他竟与耶稣为伍,不禁表示诧异,多默却热切地为主的言行辩护,说得对方哑口无言。
有几个从耶路撒冷来的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早已暗中把持了这所学校。他们专横的作风,连本地的法利塞人和教师都难以忍受。方才邀请主的正是这些人。他们用花言巧语对主说:"您声名远播,行了许多奇迹,在我们城里还请不要引起骚动。"原来百姓隆重迎接主的场面,令他们十分不悦。
安息日尚未正式开始,主就当众在外廊回应他们。祂严词斥责道:"搅乱民心、使人跌倒的,正是你们这些人!"虽然主没有具体指出他们的恶行,却质问他们:"我奉父命来成全法律,你们可曾见我违反过哪条诫命?"
正当耶稣与法利塞人辩论时,前一天在厄尔克色治愈的八位痳疯病人前来接受司祭查验。耶稣高声说:"看!我如何遵守法律——他们虽因天主大能瞬间洁净,我仍命他们来见你们!"法利塞人只得按律检查(通常只需查验胸部洁净即为全净),虽恼羞成怒,却不得不宣布他们痊愈。
安息日讲道中,耶稣除了讲解当天的指定经文,还阐释《创世纪》、《列王纪》和十诫。每处经文的引申都像利箭刺中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心:祂论及应许的实现,警告拒不悔改者必遭天罚,预言圣殿毁灭与诸城倾覆。当斥责他们曲解真法律、死守"昨日之法"(似指当时在撒费特备受推崇的塔木德经)时,会堂里弥漫着压抑的怒气。
会堂礼仪结束后,耶稣应邀赴宴——那法利塞人专为经师开设的客栈。席间,祂严斥那些挑剔门徒饭前未洗手的人:"你们苛责碗碟洁净,却任凭心灵污秽!"(路11:39)
次日拂晓,人们翻山越岭、费尽周折将重病患者抬到耶稣下榻的院落。有耳聋的、眼瞎的、瘫痪的、瘸腿的......祂依次以覆手、祝圣油和特别祷词医治,比平日更注重礼仪规范,同时教导门徒:"治病当如此庄重。"对患者则按各自境况劝勉:或命其悔改,或嘱其感恩。
耶路撒冷来的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见此情景,勃然大怒。他们试图驱赶新来的病患,厉声质问耶稣:"安息日岂容这等喧嚷?"双方激烈争辩到白热化时,耶稣突然在墙上写下他们侵吞寡妇孤儿善款的罪状——那字迹只有他们能辨认。
"要留这罪状公诸于众,还是容我继续治病?"耶稣的质问让这群人面如土色。他们慌忙擦掉字迹,灰溜溜地逃走了。
原来他们曾侵吞公款:本该用来兴建孤儿寡妇之家的捐款,都被他们挪用去建造华美建筑了。讽刺的是,撒费特城虽建满他们用善款修筑的华屋,街头却随处可见穷苦无依的人。
当晚,主在会堂结束了讲道,仍宿于原处。会堂附近有一眼清泉,萨法特山苍翠欲滴,处处是果园树林,道路两旁长满芬芳的桃金娘。高原上矗立着许多方正的巨石建筑,周围还可搭建帐篷。这城以制作司祭祭衣著称,到处是莘莘学子与饱学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