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新月节开始之际,耶稣带着约二十四位门徒、四位若翰的假门徒,以及几位准备去葛法翁受洗的默基多税吏,踏上了返回葛法翁的路程。他们沿着默基多东北方向缓行,途经大博尔山西北侧。途中常在风景优美处停下,或站或坐,因耶稣一路都在施教。这些教导是为即将正式选拔和派遣宗徒作准备。祂恳切劝勉门徒舍弃世俗牵挂,放弃财产,言辞恳切温柔。途中祂曾摘下一朵野花说道:"这些花儿无忧无虑!看它们艳丽的颜色、精致的花蕊!智者撒罗满极盛的荣华也比不上它们的装束!"这是耶稣常用的比喻。
主继续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教导门徒,每个宗徒都能从中听出专为自己而说的道理。当祂谈到天国时,特别嘱咐门徒们不要贪图高位,更不要把天国想象成尘世的国度——因为那四个假扮若翰门徒的黑落德党人,一听这个话题就特别来劲。
主明明白白地告诫门徒们要提防哪些人。祂形容黑落德党人的特征时说得可详细了,谁都能一眼认出来:"要当心披着羊皮、系长皮带的假善人!"主指的是那些伪装成若翰门徒的黑落德党人。他们学着真门徒的样子,在脖子上披块羊皮,交叉搭在胸前。主说:"你们看他们从来不敢正眼看人。要是你们满心欢喜地跟他们分享感悟,就会发觉他们的心像困兽般躁动不安。祂以甲虫作比:被围时只会团团转寻找出路。说着说着,主突然拨开一丛荆棘问:"找找看,这上面能结出果子吗?"几个老实门徒真凑过去找。主便笑着说:"难道你们会在荆棘上找无花果,在蒺藜丛里摘葡萄吗?"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大博尔山脚西北边的一排房屋前。这里有二十来户人家,还有一所学校。这地方离纳匝肋往东大概一个半到两个钟头路程,离大博尔城只有半个钟头。
这儿的居民都特别淳朴。他们从小看着主耶稣长大,记得祂年轻时常常和伙伴们在纳匝肋附近游玩。这里的人大多以放羊为生,放牧时总忙着采摘棉花。一看见主耶稣来了,他们赶紧把棉花塞进麻袋背回家,然后兴冲冲地跑出来迎接。
我瞧见他们把粗毛皮帽拿在手里,不过在学校里倒是戴着帽子。他们在泉水边迎接主,给主和门徒们洗脚,还端来点心招待。这地方没有会堂,只有一所学校和住在那里的老师。主进去后,就用比喻给大家讲道。
这个小村庄属于一位体面的乡绅。他和妻子原本住在不远处的大宅院里,后来因犯罪染上麻风病,不得不与妻子分居——妻子住在主屋楼上,他则独自住在偏房。为了不被完全隔离,他一直隐瞒病情。其实村里人都心知肚明,只是睁只眼闭只眼。虽然大路经过他家门前,但村民们宁可绕道而行。
这个可怜的麻风病人早已真心悔过,日夜盼着主耶稣到来。这天,他叫来伺候他的小奴仆——约莫八岁的男孩,嘱咐道:"你去见纳匝肋人耶稣,趁祂独处时就跪在祂脚前说:'老师,我家主人生病了。他相信只要您从我们家门前经过——就是别人都避开的那条路——就能治好他。他恳求您怜悯他的痛苦,走一走那条街。'"
那孩子穿着件杏黄色的小褂子,孩子机灵得很,果然瞅准主耶稣离开学堂去客栈、与门徒们稍稍拉开距离时上前传话。主早就知道孩子要来,特意放慢了脚步。祂听完后温柔地拉着孩子的手,另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告诉你家主人,明早我会去看他。"
圣亚纳的产业位于纳匝肋西边的高地上,距离约一个钟头路程,坐落在纳匝肋山谷与匝布隆山谷之间。一条种满树木的狭窄山谷小道直通纳匝肋,这样亚纳就能不经过城区直达圣母玛利亚的家。
第二天天刚亮,主耶稣就带着门徒们离开客栈。当祂转向通往麻风病人家的那条路时,门徒们连忙劝阻说:"主啊,这条路走不得!"但主执意前行,并命令他们跟上。门徒们战战兢兢地跟在后面,生怕这事传到葛法翁被人知道。那几个若翰的门徒更是没敢跟来。
一直守候的小奴仆看见主来了,赶紧跑去报信。病人沿着小路来到街边,远远就停下脚步喊道:"主啊,请不要再靠近了!只要您愿意,我就能得痊愈!"门徒们都停在远处不敢上前。主却回答说:"我愿意!"径直走到那人跟前,伸手抚摸跪伏在地的病人。就在这一刻,麻风病立刻痊愈了!
那人向主坦白了自己隐瞒病情的经过。主嘱咐他回到妻子身边,慢慢重新融入人群;又告诫他悔改己罪,悔改受洗、力行施舍。回到门徒身边后,主对他们说:"凡有信心且心地纯洁的人,即使触摸麻风病人也不会染病。"
当痊愈的乡绅沐浴更衣后,他立刻去见了妻子,将耶稣在他身上行的奇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这时,村里几个心怀恶意的人却把这事告到了大博尔城的司祭和法利塞人那里。这些人立刻成立了个调查委员会,气势汹汹地闯来盘问那可怜的乡绅。
他们硬是要检查他是否真的痊愈了,还厉声斥责他隐瞒病情的罪过。最可笑的是,这病明明全村人都知道,他们也一直睁只眼闭只眼,现在倒装模作样地大做文章!
耶稣带着门徒们加紧赶路,只在偶尔歇脚时吃点东西充饥。一路上,祂不断教导门徒要舍弃世俗财物,并用各种比喻讲解天国的奥秘。主说:"现在你们还不能完全明白,但时候将到,一切都会清楚。"祂谈到不要为衣食忧虑时,预言说:"你们很快就会看到,面对饥饿的群众,你们会说'从哪里得饼呢?'但必将得到丰盛的供应。"
主说到"要建造房屋,且要建得牢固"时,本是指通过牺牲和努力才能获得天国里的职位。可惜门徒们却按字面理解,犹达斯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当众嚷嚷着要出力干活。耶稣立刻停下脚步严肃地说:"使命尚未完成。将来你们会被迫害、被驱逐,无处安身,缺衣少食。"祂要门徒们做好舍弃一切的准备,并暗示有重要的事要交代。
主特别对比了两个对立的国度:"没有人能事奉二主。"谈到法利塞人时,祂斥责道:"这些人戴着假面具,死守法律的外壳,却抛弃了精髓——爱德、宽恕与慈悲。"祂用果核与果壳作比喻:"内核必须随外壳一起生长。没有仁爱的法律只是空壳。"又嘱咐祈祷要隐秘,不可炫耀。
耶稣与门徒同行时,常常边走边教导他们。祂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讲解同样的道理,好让他们在下次听公开讲道时能更明白,也能向百姓解释清楚。
今天跟随耶稣的门徒中,长雅各伯和犹达·巴尔撒巴问得最多,伯多禄偶尔也会提问。而犹达常高声插话。安德肋已深谙主的教导,多默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权衡利弊。若望则以单纯和爱心接受一切。最通晓教义的门徒往往最沉默——部分是因为谦逊,部分是不愿显露自己没听懂。
他们穿过山谷赶路,在安息日前夕来到玛格达隆东边的山谷。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从达贝勒特来的外邦人齐里诺,和从基斯卡拉来的百夫长阿希雅——这两人正要去葛法翁受洗。
临近葛法翁时,耶稣教导门徒当如何以服从之心预备使命,特别叮嘱他们将来被派遣传教时的行为准则。祂也给出与某些人交往的通用原则——这番话特意在四位黑落德党徒离队前提高声量,好让他们听见:
"若途中遇到世故之人纠缠——你们可从其圆滑言辞与狡诘提问认出他们——他们总是半认同半反驳地讨论各种触动人心的话题,就要果断避开。为何?因你们尚太单纯。而我不同避他们,因我识透其心,且愿他们听我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