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翰在狱中作证
安息日前,若翰派了几个最信任的老门徒从监狱赶到葛法翁。他们中有玛利亚·克罗帕的三个兄弟。这些人把会堂的长老和法利塞人的代表叫到会堂门口,拿出一卷羊皮信。这是若翰写的,里面清清楚楚地为耶稣作证。
大家读信的时候,周围已经聚了好多人。若翰的门徒就告诉大家,他们的师傅在黑落德王宫里当众为耶稣作证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之前若翰派去跟随耶稣的门徒回来,把耶稣行的奇迹、讲的道理,还有法利塞人怎么迫害祂,都告诉了若翰。若翰听说很多人抱怨耶稣不来救他,就决定再次公开为耶稣作证。
他求黑落德让他给门徒和百姓讲话。黑落德答应了,把若翰从牢里带出来。王宫里站满了人,黑落德和他那个坏老婆坐在高处,周围都是卫兵。
若翰开始讲话。他说自己只是为耶稣铺路的,从来就没有预言过别的救世主。可是百姓太固执,就是不肯信耶稣。他提醒大家记不记得他以前说过的话?现在他要再说一次,因为他的时候不多了!
听到这话,很多人都哭了。黑落德坐不住了——他本来没想杀若翰。那个坏女人倒是装得很平静。
若翰继续说:耶稣受洗时天开了,天主亲自说这是祂的爱子。耶稣讲的就是天主的道理,祂做的事就是天主要做的事。不通过耶稣,谁也不能到天主那里去。
他还反驳法利塞人攻击耶稣的话,特别是说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不对。若翰说:安息日本来是圣洁的,可是法利塞人自己不遵行立安息日的天主派来的圣子的教导,这才是亵渎安息日。
最后他劝门徒:要真心跟随耶稣,不要光站在门口看热闹,要进到里面去!
若翰还讲了好多类似的话,宣告耶稣是唯一的救主,除了祂,没有别的救法。谁要是不信祂,不按祂的训导去生活,就要被定罪。他劝自己的徒弟们要真心跟随耶稣,不要光站在门口看热闹,要进到里面去!
若翰讲完道后,特意派了几个门徒带着书信去葛法翁的会堂。信中他重复了自己为耶稣作见证时所说的一切,即耶稣是天主的儿子,是应许的实现,祂的一切行为和教导都是正确而圣洁的。他驳斥了他们的异议,以天主的审判威胁他们,并恳切地恳求他们不要背离救恩。
他吩咐门徒向众人宣读另一封内容相同的信件,并向他们重复他刚才所说的一切。
如今我就看见若翰的门徒们在葛法翁照着他的吩咐行事。
这天是安息日,城里人山人海,会堂前聚集了特别多的人。各地来的犹太人都聚在这里,他们欣喜地聆听若翰对耶稣的见证。许多人发出热烈的欢呼,他们的信德更加坚定了。
法利赛人见众人都向着耶稣,只得灰溜溜地退到一边,连句话都不敢说。他们耸着肩膀,摇着脑袋,装出一副通情达理的模样。可嘴上还在逞强,对若翰的门徒说:"只要耶稣不犯律法、不扰乱治安,我们自然不会拦着他。他确实有些神通,但维护秩序是我们的责任,凡事都要适可而止。若翰也是个好人,不过关在牢里难免判断有误,再说他本来就跟耶稣不熟。"
这时安息日的时辰到了,众人都进了会堂,耶稣带着门徒也来了。大家听得入神,耶稣讲起若瑟被兄弟出卖的故事,又解释《亚毛斯书》里天主警告以色列人背信的经文。没人敢打断他。法利赛人听着听着,心里又妒又怕——若翰当众为耶稣作的证,着实把他们镇住了。
突然会堂里炸开了锅!几个迦百农人抬来个被恶灵附身的,那人在堂里发狂,见人就咬。耶稣转身喝道:"住口!带他出去!"那人立刻安静下来。人们把他架到外面,他瘫在地上瑟瑟发抖。等耶稣讲完道理,特意出来给他驱了魔。
之后,耶稣就和门徒们去了湖边伯多禄家,因为那儿能清静些。那天晚上,祂自己一个人出去祈祷了。我得说,在耶稣治好的所有人里,我从来没见过我们说的那种“疯病”。他们全都是被魔鬼附身的。
那些法利塞人(我亲眼看见)他们还没散,聚在一块儿翻来覆去地查各种古书,查先知们的事——他们是怎么活着的、怎么教导人的、做过什么事。他们特别仔细地琢磨玛拉基亚先知,因为关于他,老辈人还传下来不少说法呢。他们就把书上写的这些,拿来跟耶稣讲的道理比来比去。
结果呢,他们不得不承认耶稣更了不起,也佩服祂身上那些天主的恩宠。可就算这样,他们还是老样子,对耶稣的教导鸡蛋里挑骨头。
第二天清晨,会堂里人山人海,耶稣正在讲道。这时,玛利亚·克罗帕病情突然加重,圣母赶忙派人来请耶稣。
耶稣立即赶到城边伯多禄的家中,只见纳因寡妇、玛利亚的儿子们和兄弟们都守在病榻前。最令人揪心的是她八岁的小儿子西默盎——这孩子是玛利亚与第三任丈夫约纳所生。约纳是伯多禄岳父的弟弟,半年前刚去世,生前和伯多禄合伙打鱼为生。
耶稣来到病妇的床边,先祈祷,又把手按在病人滚烫的额头上。这时玛利亚已经极度虚弱了。耶稣握住她的手说:"你的病好了。"接着嘱咐人给她喂食。我看见有人端来一杯流食,耶稣让她先喝几口——后来我才明白,这举动暗含圣体圣事的深意。耶稣治愈病人后,常会这样嘱咐他们进食,并亲自为食物祝福。
当玛利亚霍然痊愈,起身照料其他病人时,孩子们喜极而泣,小西默盎更是扑进母亲怀里又哭又笑。而耶稣已转身去院外医治那些挤在棚屋里的病人:有多年不愈的顽疾,有奄奄一息的绝症,甚至还有从纳匝肋远道而来、自幼认识耶稣的乡邻。最骇人的是几个被扛在肩上的患者,面色青灰,简直与死人无异。
我看见:若翰派来送信的那几个徒弟,也跑到耶稣这儿来了。他们说是来散散心,其实是憋着一肚子气,想跟耶稣抱怨:您怎么不想办法把我们师傅从牢里救出来啊?他们还告诉耶稣,他们斋戒得多严格,就盼着天主感动您去救若翰。
耶稣安慰了他们,再次称赞若翰是人间至圣。后来我听见他们跟耶稣的徒弟聊天。他们问:为什么耶稣自己不给别人施洗?他们师傅(若翰)可是把施洗当大事拼命干的。耶稣的徒弟们回答得很妙,他们说:“若翰施洗,因为他是‘施洗者’;耶稣治病救人,因为祂是‘救世主’啊!”他们还补了一句:若翰可从来没行过治病的神迹。
正说着,从纳匝肋来了几个经师。他们这回可客气了,陪着笑脸请耶稣再回纳匝肋去一趟。看那样子,是想让耶稣忘了上次在那儿发生的不愉快。可是耶稣回答说:“先知在故乡是不受欢迎的。”
接着耶稣去了会堂,在那儿一直讲到安息日结束。离开会堂的时候,祂治好了一个瞎子。
伯多禄在城外那处家,家务事由他妻子管着;湖边那处家呢,是他岳母和前妻的女儿在操持。耶稣又出去祈祷了。
有几个以前打鱼的门徒,看葛法翁来了那么多外地人,鱼肯定不够吃,就向耶稣师傅请示,能不能晚上上船去打点鱼?耶稣答应了。另外,还有好些人想搭船去湖对岸呢。
门徒们整夜捕鱼,次日清晨又忙着运送渡湖的旅客。耶稣则带着其余门徒向穷人、痊愈的病患和困顿的旅人分发救济品,边施舍边教导。耶稣亲手将衣物、布料、被褥、面包和钱币分给需要的人,同时给予劝慰和指引。圣妇们也拿出自己的积蓄,连同善心人士的馈赠一起分发。门徒们提着装满面包和衣物的篮子,按耶稣的吩咐分送众人。
当天稍晚,耶稣在伯多禄的渔场向聚集的大批群众讲道。伯多禄和载伯德的渔船停泊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昨夜捕鱼的几位门徒正在稍远处的岸边清理渔网。耶稣的小船停在大船旁边。由于岸边平地狭窄,后方又是陡峭岩壁,人群越来越拥挤时,耶稣向渔夫们示意,他们便将小船划到耶稣站立的地方。船靠近时,一位来自纳匝肋的经师——他昨日曾带几位病人来求治——高声说:"师傅,你无论往哪里去,我都要跟随!"耶稣却回答:"狐狸有洞,天上的飞鸟有窝,但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小船缓缓靠岸,耶稣带着几位门徒登船。他们先划到离岸不远的水域,时而停泊时而游弋。耶稣就在船上向岸上的人群讲道,用天国的比喻启迪众人:他把天国比作撒向大海的渔网,又讲起仇人在麦田里撒莠子的故事。
暮色渐沉时,耶稣吩咐伯多禄:"把船开到深处下网捕鱼。"伯多禄略带懊恼地回答:"老师,我们整夜劳力,什么也没打着。但遵照你的话,我就下网。"说着便和同伴们驾船出航。耶稣向众人告别后,也登上自己的小船——同船的有前一天刚到的韦罗尼加之子撒图尔宁和其他几位门徒——尾随伯多禄的渔船。他一面讲解比喻的深意,一面指引他们下网的方位。待渔船驶入深水区,耶稣便调转船头,独自驶向玛窦家附近的码头。
此时夜幕已垂,船帮边的火炬照亮了粼粼波光。渔夫们撒网向苛辣匝因方向划去,很快渔网就沉得拉不动了。当他们折向东行,把网从深水拖到浅滩时,满网的鱼获竟压得渔网几处开裂。他们急忙用船形舀斗捞鱼,徒手将活蹦乱跳的鱼群分装到小网兜和船侧的浮桶里。后来连载伯德船上的伙伴都赶来帮忙,众人看着前所未见的丰收景象,个个惊骇不已。伯多禄怔在船头,突然明白他们往日捕鱼的辛劳何等徒然——而此刻只因那人一句话,一网所获竟胜过整年所得。
当渔网卸去部分鱼获后,他们划向岸边,将沉甸甸的渔网拖上岸,望着网中仍在翻腾的鱼群,个个目瞪口呆。耶稣正站在岸上。伯多禄又羞愧又惶恐,跪倒在祂脚前说:"主啊,离开我吧!我是个罪人!"耶稣却扶起他说:"不要害怕!从今以后,你要做捕人的渔夫!"望着满船鱼获,伯多禄突然痛感自己平生的操劳何等虚妄,不由得悲从中来。这时已是凌晨三四点钟,东方渐渐泛白。
门徒们安顿好鱼获后,各自回船小憩。耶稣则带着撒图尔宁和韦罗尼加之子向东行去,登上了加玛拉城北面的山岭。在这片布满矮丘与灌木的野地里,耶稣教导二人如何祈祷,并指点他们默想的要旨。随后祂独自退入深山,而那两位门徒或休息,或漫步,或祈祷。
次日,门徒们忙着运送鱼获——大部分都分给了穷人。每遇到人,他们总要讲述昨夜的神奇经历。外邦人买走了许多鱼,还有大批鱼获被运往葛法翁和贝特赛达。此刻所有人都真切领悟到:为衣食忧虑实属愚妄——既然风浪都听从耶稣,鱼群自然也会遵祂的旨意聚集。
傍晚时分,众人再次聚集在湖东岸的码头。耶稣带着那两位门徒,随大家返回葛法翁。祂来到城外的伯多禄家,借着火炬的微光,连夜医治了许多被亲友偷偷送来的病人。这些患者因患"不洁之症"遭人遗弃,亲友不敢在白天带他们露面。其中有些人已与世隔绝多年,境况凄惨至极。治愈他们后,耶稣彻夜祈祷不辍。
注:亚毛斯书 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