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刚到贝特赛达,两个盲人就互相搀扶着迎面而来,高呼求救。祂使他们重见光明,又治愈瘸子,使哑巴开口。所到之处,人群簇拥着把病人推到祂跟前,许多人一摸祂的衣角就痊愈了。百姓早算准祂会来守安息日,那"驱魔入猪群"的奇闻已传得沸沸扬扬。
门徒们在伯多禄家为痊愈者施洗时,发现耶稣废寝忘食地忙碌,便硬拉着祂去休息——
回到葛法翁时,一个被恶魔附身的聋哑盲人竟挣脱束缚前来——他刚恢复语言能力就高喊:"达味之子耶稣,可怜我吧!"耶稣一触他眼睛,盲翳顿消。这人曾被革辣撒的巫师用绳索牵着走遍十城区,沦为邪术工具:他们逼他表演各种异能,渡海时甚至令他像狗一样游在船侧。多年来他栖身坟墓,受尽虐待,如今终于得救。可悲的是:他在葛法翁多时,竟无人领他来见主。直到这天,他自己跌跌撞撞地来了.
安息日前夕,耶稣正在城门附近伯多禄家中讲道时,葛法翁突然骚动起来——猪群事件和哑盲附魔者痊愈的奇迹已引发轩然大波。革尔撒来的几船犹太人到处散布谣言,说耶稣是"靠魔王驱魔"(玛12:24)。愤怒的民众聚集在会堂外,当耶稣临近时,那个曾被魔鬼附身的哑盲人竟无人引领就冲出人群迎接。见证奇迹的百姓群情激愤,当场痛斥法利塞人:
"你们这些没完没了诽谤耶稣的人!"
"以色列历史上何曾有过这样的先知?"
"再敢污蔑祂,就滚出葛法翁!"
人群里甚至有人端着弩箭威吓。原来当地猎户们早看不惯法利塞人的忘恩负义了。
法利塞人见状佯装屈服。一个魁梧的家伙站出来诡辩:"确实从未有先知行过这般奇迹——但请想想:革辣撒的附魔者为何要等耶稣亲临才得救?若祂真是天主子,何必与恶魔立约,用猪群作交易?"这狡徒滔滔不绝地描绘地狱等级,声称耶稣必是与魔王结盟,才能借贝耳则步之力驱魔。
最后他假惺惺劝道:"工匠们荒废活计追奇迹,安息日成了闹市!都回家准备过节吧!"——轻信者竟被这套鬼话蛊惑散去。
正值圣殿重建节(注:即献殿节)前夕,家家户户点燃灯盏——屋里摆成灯塔状,庭院水泉边则用火把排成各种图案。耶稣带着门徒进入会堂讲道,敌人们虽怀恨却不敢造次。祂洞悉那些诽谤,便正色道:
"凡国自相纷争,必成荒芜;家自相纷争,必败落。若撒旦驱赶撒旦,岂不是自取灭亡?你们的子弟驱魔,又是仗赖谁呢?"
这番话堵得他们哑口无言。当夜,耶稣宿于伯多禄家中。
次日,耶稣带着几位门徒去探望雅依洛的家人。这家人已彻底改变:他们将家产分成三份,分别用于济贫、供养团体和自用。老母亲尤其虔诚,那复活的小姑娘则蒙着面纱静静出来见主——她身量长高了,体态端庄,全然康复的模样。
耶稣又去探望外邦百夫长科尔乃,安慰教导他的家人后,同去匝凯家中。谈起黑落德寿诞和若翰,两位贵族说:
"我们受邀去玛盖洛赴宴"
"不知主是否准许?"
耶稣回答:"若你们能远离宴席上的罪恶,去也无妨。但若能推辞更好。"他们愤慨道:
"那昏君淫乱无度!"
"但愿他能在宴庶几上释放若翰"
耶稣随后去探望圣母。当时与圣母同住的有:纳匝肋的克罗帕之女玛利亚、耶路撒冷的苏撒纳、撒玛黎雅妇人狄纳,以及玛尔大。耶稣告诉她们翌日清晨将启程。玛尔大忧心忡忡提起玛达肋纳——她又堕落了,如今常被邪念控制:时而暴怒打人,时而穿着放荡;忽而殴打同居的男人,反遭凌辱;忽而痛哭流涕满屋寻找:"师傅在哪?祂抛弃我了!"接着便癫痫般抽搐。
试想拉匝禄兄妹眼见天生丽质的妹妹沦落至此,该多么痛心!耶稣却对玛尔大说:"暂且等待。"
多么动人的景象啊——当耶稣行走在葛法翁街头:祂时而束起衣袍,时而任其垂落;步履轻盈似滑行,目光从不游移,步伐永不踌躇。每一个转身必有深意,虽朴素无华,却散发着前所未有的威仪!
玛尔大与苏撒纳正巡视她们在加里肋亚通往撒玛黎雅沿途经营的客栈——每位圣妇分管本地区的接待站。她们带着驮满日用品的驴队同行时,因随行的苏法尼特人玛利亚形貌酷似玛达肋纳,竟引发流言:"那个曾用香液抹先知脚的罪妇,如今竟随女弟子们周济穷人!"其实这位玛利亚只是同名,又恰巧在法利塞人家中为耶稣敷过油,从此常被误认。
圣妇们为客栈备齐各样物品:
寝具:床榻、被褥
衣物:麻布衣、羊毛衣、凉鞋
器皿:杯盏、香膏瓶、油壶
耶稣虽清贫,却不愿门徒成为他人负担。如此周详的安排,连法利塞人也无从挑剔。